主城耐久度是率土之滨中决定城池防御能力的关键属性,提升耐久度主要通过升级特定建筑和利用武将内政技能实现。城主府和城墙是直接影响耐久上限的核心建筑,每提升一级城主府或城墙都能显著增加主城耐久值。需建筑升级需要消耗大量石料资源,因此在资源分配上需优先保障这两类建筑的升级需求。
部分武将的施政技能可针对性提升耐久属性。例如华雄担任大型要塞参军时能令要塞耐久上限提高60点,姜维的武侯遗志技能可使主城或分城城区耐久上限增加150点。这类武将技能通常适用于特定场景,如前线要塞或战场迁移后的临时主城。选择施政武将时应结合当前战略需求,优先部署具备耐久加成的文臣。
分城建设对主城耐久体系存在间接影响。在6级土地上建造的分城可配备钱庄,7级地分城可建造技工所,这些特殊设施虽不直接提升主城耐久,但能通过提高税收和资源产量来加速主城建筑的升级效率。分城选址时应优先考虑6-7级资源地,确保特殊建筑的收益最大化。
耐久恢复机制遵循每小时恢复2%的基础设定,完整恢复需约48小时。当主城处于交战状态时,可通过提升城墙等级来加快恢复效率,部分城池繁荣度加成也能缩短恢复周期。临时营地状态下的主城无法享受常规耐久恢复效果,需尽快完成主城建设。
同盟科技和城池占领能提供区域性耐久增益。占领特定等级城池后,全盟成员在主城所在州可获耐久上限提升效果,该加成与个人建筑升级效果可叠加。参与同盟攻城时应注意守军恢复机制,城池守军被击败后会立即刷新,但耐久度需持续消耗才能最终占领。战术层面需注意耐久属性的战略价值。高耐久主城能有效拖延敌方进攻节奏,为同盟支援争取时间。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,建议将城墙升至当前赛季的等级上限,同时保留部分资源用于紧急修复。耐久度管理应纳入整体防御体系考量,与驻守部队、警戒所等防御设施形成协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