驯养村民的核心在于理解其行为机制并建立有效的控制体系。村民无法像动物一样被直接驯服,但可以通过特定方法引导其行为并实现功能性管理。首先需要明确村民属于被动型NPC,与玩家始终处于友好状态,不会主动攻击但也不接受传统意义上的驯服指令。玩家可通过交易、提供工作站点和建造安全环境来间接驯养村民群体。
控制村民活动的首要步骤是建立封闭空间。村民会自然生成于村庄建筑中,或在特定条件下由僵尸村民转化而来。由于村民具有自主移动特性,需使用两格高的围墙限制其活动范围,并确保区域内照明充足防止怪物生成。村民能够攀爬一格高度但无法跨越两格障碍,因此这种结构能有效防止其逃脱。同时需注意屋顶设计以避免雷击导致村民变异为女巫。
不同职业村民会根据附近的工作站点方块自动分配工种,如农民对应堆肥桶、图书管理员对应讲台等。放置特定工作站点后,未就业村民将主动绑定职业并开始对应行为模式。例如农民会种植和收割作物,铁匠会使用高炉锻造物品。通过合理规划工作站点布局,可建立分工明确的村民社区实现资源自动化生产。
当村庄内有效床位数超过现有村民数量,且村民获得足够食物时,将进入繁殖状态。食物可通过向村民投掷面包、胡萝卜或马铃薯提供,需确保投掷位置准确使村民能够拾取。繁殖产生的幼年村民约20分钟后成长为成人,并可根据空闲工作站点选择职业。此过程需维持安全环境,防止僵尸袭击导致村民感染变异。进阶控制手段包括矿车运输系统和铁傀儡防御体系。使用铁轨和矿车可精准转移村民至特定区域,这种方法适用于建立集中式养殖场或转移稀有职业村民。铁傀儡能自动生成于大型村民社区,或由玩家用铁块和南瓜手动建造,为村民提供持续保护防止敌对生物侵扰。